[1]许善财.武夷山地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结构特征[J].武夷学院学报,2014,(05):10-13.
点击复制
武夷山地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结构特征(
)
《武夷学院学报》[ISSN:1006-6977/CN:61-1281/TN]
- 卷:
-
- 期数:
-
2014年05期
- 页码:
-
10-13
- 栏目:
-
- 出版日期:
-
2014-10-31
文章信息/Info
- 作者:
-
许善财
-
武夷山市科技试验林场;
- 关键词:
-
马尾松; 天然次生林; 生物量; 净生物量
- 摘要:
-
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立地条件基本一致、林分经营措施基本一致但不同年龄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总平均生物量为195.25thm-2,其中乔木层占绝大部分,其生物量为164.47thm-2,占总生物量的83.39%。树干其占了大部分的马尾松生物量,所占乔木层生物量的比例随着样地林分年龄的增大而升高,最高到73.27%。马尾松单木生物量根据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其中树干生物量占最大比例,达到68.74%。试验地3树干净生产量最高为4.25thm-2a-1,占总净生产量比例71.55%;试验地4树干净生产量占总净生产量比例最高达到72.22%,为3.73thm-2a-1,试验地3、4的林分分别为成熟林和过熟林,适宜进行采伐利用。更多还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